瀏覽人次:
47143
教學目標
宗旨
追求卓越之林學及林業教育與研究,以維護全球環境與確保自然資源之永續。
任務
經專業教育與創新研究,吾等將
拓展森林生態系統知識,
增進生物材料產品價值,
保護環境並提升其品質,
以達自然資源永續利用。
學生專業知識核心能力
學士班
具森林環境及資源基礎知識,並具下列之基礎能力:
▪ 森林生物及育林技術
▪ 森林環境及水土資源
▪ 森林生物材料及利用
▪ 森林資源保育及經營
碩士班
具森林環境及資源專業知識,並具下列之專業能力:
▪ 森林生物及育林技術
▪ 森林環境及水土資源
▪ 森林生物材料及利用
▪ 森林資源保育及經營
博士班
具創新與整合森林科學之研究能力
森林生物領域


森林生物領域所學包涵森林中的「生物」因子,以生物階層為軸線。若將內容分為上、中、下游。
上游:個體生態學、基因遺傳結構。
中游:族群生態學、群聚生態學、動植物之間交互作用。
下游:生態系生態學、地景生態學、全球生態學。
結集上述生物資訊,並與森林環境及經營管理領域作連結,
建立整體性的森林生態體系模式、保育實際執行策略及方法。
森林環境領域


森林環境領域包括森林環境中的「非生物」(物理、化學)因子。
包涵氣象氣候、水文、土壤、集水區、地理、地形等基本面相。
揉合上述基本面相之後,發展為綜合的水土保持、生態工法、土地利用規劃、
森林環境資源監測、水文循環、土壤化育、能量循環、養分循環、二氧化碳通量、
集水區生態復育、長期生態研究等綜合性知識與技術。
森林環境資源監測、水文循環、土壤化育、能量循環、養分循環、二氧化碳通量、
集水區生態復育、長期生態研究等綜合性知識與技術。
生物材料領域

生物材料方面以樹木的物理及化學材料為兩大面向。
物理應用方面:包括木質材料之物理性質、組織與鑑別,進而保存與加工利用、製作複合材料。
發展木製家具及木構造建築與綠建築(設計、材料與維護)。
未來規劃與工學院土木系與城鄉所合辦「木質構造建築」學程。
發展木製家具及木構造建築與綠建築(設計、材料與維護)。
未來規劃與工學院土木系與城鄉所合辦「木質構造建築」學程。
化學應用方面:包括木質材料化學改質、木質材料高分子化學、林木代謝體學(天然物之生合成
特殊森林資源利用) 與林產化學生物技術(生質能利用、生物精製等),
使森林資源可以有效利用以提升國際林產科學研究的競爭力。
資源保育及管理領域


森林資源保育及管理領域,經由資源調查、林地利用規劃、森林遊樂、生態旅遊規劃、
經濟分析與政策評估等方面的專業方案,提供政府機構及民間所用。
基於森林資源在經濟、社會文化以及生態面向的意義及其重要性,
促進合理經營森林資源,強化國土保安、水源涵養、森林遊憩、
生態保育及林木生產等森林功能,以增加社會福祉,使我國森林自然資源得以有效利用。
經濟分析與政策評估等方面的專業方案,提供政府機構及民間所用。
基於森林資源在經濟、社會文化以及生態面向的意義及其重要性,
促進合理經營森林資源,強化國土保安、水源涵養、森林遊憩、
生態保育及林木生產等森林功能,以增加社會福祉,使我國森林自然資源得以有效利用。
教學特色
注重實習、實驗與實作:不紙上談兵,要求學生必須親自操作、親身體驗。
寒暑假進行兩次林場實習
長期實習外,另有76種不同目的的短期實習,分別安排在32門不同的課程中。
實習課程隨每學期調整課程內容可能會有所調整。
實習地點遍佈全台灣各地:森林、高山百岳、自然保護區、森林遊樂區、政府機關、私人公司工廠、
非政府組織等。
非政府組織等。